20120215

魚人島篇的象徵意義【上】魚人國‧乙姬及泰格

像革命家龍說果亞王國是未來世界的縮影,魚人國卻是現實家庭的擴大延伸。這篇文章不是魚人島篇的劇情總結,而是想探討魚人島篇背後表達的訊息。重點放在角色泰格乙姬白星瓊斯及范德身上。但先談談魚人島或魚人國本身,空島與魚人島可說是相反極端的對比,空島晴空萬里,幅員廣闊,雲上有森林國家,在最高之處更有一名自以為是的神‧艾尼路,其狂妄自大程度,竟致自以為上帝,視國民如螻蟻,通通死掉並不可惜。但面對自身的危機,被韋伯用海樓石尅制其能力,卻變成一條可憐虫。使人懷疑他的自信是虛空不實的,自稱為神不過內心自悲的表現,沒有惡魔能力,不過是人類的肉身而已。

魚人島是另一個極端,海面下萬米深的國家,以魚人國為核心,伸延出海王的龍宮城,惡棍聚居的挪亞,以及乙姬娘娘之墓。魚人國根本是一個小國,全國五百萬人,還不及香港人口,屬於少數族群人魚/魚人居住的國家。也是合理的,要是魚人國人口超多,加上魚人力量十倍大於人類的優勢,不是人類歧視魚人,而是魚人歧視人類了。更有趣的,是魚人也需要陽光及氧氣,藉寶樹夏娃輸送到海底,於海底深處亦不能隔絕外界。而且看來在空氣中活動比較水中方便,魚人國及龍宮城也被很大的泡泡包圍,很有小國需要自我保護的感覺。



而且,雖有原七武海海俠甚平保護,魚人島也難以抵抗前來的人類海賊。先有四王白鬍子老爹插旗保護,後有四王大媽以糖果交換為條件保安全,現在當然是草帽小子的旗幟了。空島篇有倨傲的神‧艾尼路,魚人島篇卻有雙惡魔,代表仇恨的瓊斯及代表瘋狂的范德。傲慢自大源於強大的能力及權力,仇恨及瘋狂卻源於受欺壓及被迫害,瓊斯絕對是社會環境所造成的,范德則尚可說他本身就是瘋子。仇恨瘋狂源於內心的陰暗,居高自大則是上位者易有的品性。相同的地方是均出於人性。

我說「魚人國是現實家庭的擴大延伸」,很可能不是出於作者本意,但好的作品容許讀者以不同角度欣賞。說得再明白一點,魚人國是現代普遍家庭的象徵,讀者能夠看出故事內容中不同的暗喻嗎﹖創作是潛意識進行的事,尾田老師多少表現出對現代家庭及社會議題的想法,這個並不為奇。

老虎泰格及乙姬娘娘,二人不是夫婦,卻是魚人國的國父及國母,這個相信沒有人會反對。由小國出現到明顯的母親父親形象的傳說角色,而且這兩名傳說角色份量是等同的,母親尊貴而柔弱,父親粗獷而強大,也乎合一般家庭中父母親角色的形象。乙姬娘娘推祟愛人如己,拒絕仇恨,甚至要求孩子不要仇恨殺死她的凶手,可說是愛心的最高表現。以愛止恨,主張種族融合,渴求有一天魚人與人類共同活於太陽照耀下的土地。乙姬是母愛的象徵,代表無條件的愛。也是聖經新約中耶穌所推揚的﹕「愛你的鄰人如同自己」。乙姬甚至身入虎穴,取得天龍人的同意書。



泰格主張以眼還眼,以恨止恨,但是他不主張殺人,他是以武力解放受苦的同胞,以及將外來威脅瓦解。他知道到底乙姬才是對的,最恐懼的不是人類不是天龍人,卻是內心對人類的仇恨,最終因為不肯接受人類的恩惠而死亡。泰格之死表現其意志,也表明仇恨的情緒甚至可以超越死亡。泰格是父愛的象徵,代表有條件的愛,也是有條件的恨。我愛你因為你表現良好,深得我心,而不是無論怎樣我也愛你。泰格之愛現實而強悍,乙姬之愛則祟高而柔韌;在相重互補之愛培育下,孩子(或國民)才能健康的成長,不驕縱亦不陰狠。品性很大程度源於孩提時代父母的影響,看孩子的性格如何,也能想像他有怎樣的父母。

然而,事實上魚人國早已失去乙姬及泰格,他們已成傳說角色,只留下了一個形象。國民像是失去父母的孩子,精神上失去依靠。暗喻現代社會家庭,父親母親形象的消失;取而代之的,是沒資格的父母親。父親可能身體成熟,但心思稚嫩懦弱,欠缺責任心及承擔。母親的愛卻是出於虛榮的偽愛,她們說是為了孩子好,但更看重體面及他人眼光。孩子從來看不起父親,亦看穿母親的愛是出於自私,他們沒有學習模仿對象,不尊敬亦不喜歡自己父母,這一代孩子於是更為叛逆,更為情緒躁動。

欠缺父愛及母愛,於是更為驕縱及陰狠,孩子變得不懂尊重他人,新聞出現前所未見的青少年恐怖血案,這是從所未見的。至於你問,何以傳統的父母親形象消失﹖可能是欠缺重大危難的社會,及資訊科技化社會造成的現象,這個議題太深奧,不宜在此論述。人所以會犯罪,除了本身精神出問題,也因為世間欠缺愛的關係。從來未感受過愛的孩子,長大後亦不懂愛人,這是大腦科學家的發現。乙姬無私的愛及泰格格律之愛,讓讀者好好的作出反思。吝於表達愛,卻熱衷於散播仇恨,可是現代人的寫照﹖